食积是最为常见的孩子症状,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如果宝宝出现食积,可先为宝宝做小儿推拿,帮助消食、清热。提醒,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可以找专业的小儿推拿医生帮孩子推拿,以减轻孩子的病症之痛。
仰卧位,顺时针方向摩腹2分钟,揉中脘、天枢、神阙穴各2分钟,分推腹阴阳,拿肚角3~5次,补脾土、揉板门500次,推掐四横纹200次,退六腑30次,按揉足三里10次。
小儿推拿俯卧位:捏脊3~5遍,从下往上拿捏。
小儿推拿中脘: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小儿推拿天枢:脐中旁开2寸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方法: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在刺激穴位的同时,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然后上身缓慢向前倾呼气,反复做5次。两腿并拢坐于椅上,按压天枢穴,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为1次。反复做5次。
小儿推拿神阙:位于脐正中。
〖主治疾病〗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分推腹阴阳
位置:腹部。手法:以双手拇指
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拿肚角: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次数)3到5次。
(主治)腹痛、腹泻。
一定要记得随症加减,切不可照搬照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