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的分类与技巧如下:
一、分类
1、摩擦类:包括推法、摩法、擦法等。推法是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做单方向直线移动;摩法是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擦法是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做直线往返摩擦。
2、挤压类: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等。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点法是指点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凸起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捏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拿法是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一定部位。
3、摆动类:如摇法、抖法、屈伸法和引伸法等。摇法是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抖法是使肌肉或肢体做快速的抖动;屈伸法是使关节反复做屈伸动作。
4、振动类:包括振法、搓法等。振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快速颤动;搓法是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5、叩击类:包括拍捶法、击法等。拍捶法是用拳背、掌根、小鱼际或空拳有节奏地叩击治疗部位;击法是用拳、掌、肘或器械击打特定部位。
6、运动关节类:如摇法、扳法、背法、脊柱旋转等,属于被动运动性质,通过各种操作手法使关节产生屈伸、旋转等活动,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二、技巧
1、持久:手法应能持续运用一段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以保证对机体刺激作用的连续性。
2、有力: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才能达到有效的刺激作用,但力量并非固定不变,而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及部位等情况灵活调整,且要与手法技巧结合。
3、均匀:手法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避免忽快忽慢、忽轻忽重。
4、柔和:手法动作要稳健灵活,用力缓和,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不可生硬粗暴,让被施术者感到舒适,乐于接受。
5、深透:手法的刺激效应应能透达至深层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