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其起源与发展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据文献记载,推拿按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受伤,通过无意识地按压、拍打受伤部位,逐渐发现这种方法能够减轻疼痛和不适。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推拿按摩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疗法。
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推拿按摩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形成,并在中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等医学巨著中详细记载了推拿按摩的治疗原理和方法。到了魏晋隋唐时期,推拿按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太医署或太医院专门设置了按摩专科,并开始有组织的教学工作,这标志着推拿按摩进入了鼎盛阶段。
宋金元时期,虽然国家医学机构中没有设置按摩专科,但推拿按摩的发展依然令人瞩目。这个时期的学术发展主要体现在推拿按摩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诊疗理论。明清时期,推拿按摩逐渐改名为推拿,虽然在推拿的发展史上是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但小儿推拿却日渐发展,自成体系。
民国时期,中医遭到严重摧残,推拿也奄奄一息。然而,推拿以它的独特疗效,广泛地活跃在民间,涌现了大批地区性的民间推拿流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中医事业,推拿疗法也随之获得了新生,推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如今,推拿按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转变,人们治疗及预防疾病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疗法及非药物疗法,推拿正以其独特的疗效及治未病的优势,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